一张海报点燃舆论,一次道歉引发更大风波,东方甄选事件折射企业危机应对的通病。
近日,东方甄选因榕江水灾义卖海报深陷舆论漩涡。海报中妆容精致的女主播笑容灿烂,搭配下方醒目的白色大蜡烛,引发网友强烈反感——“这到底是为灾区加油还是送终?”
面对汹涌舆情,CEO俞敏洪在48小时内紧急回应。俞敏洪在说明中解释水木年华的缪杰因家乡榕江水灾感到难受,联系东方甄选希望义卖农产品捐款。俞敏洪认为这是好事,所以同意直播。但因出现不同声音,原定7月3日缪杰直播取消并致歉。
然而,此次快速回应未能平息舆论。这是为何?
1.避重就轻:声明仅称因“不同声音”取消直播,对海报争议只字未提。
2.转移责任:强调是水木年华缪杰主动联系,将东方甄选责任撇清。
3.拖延应对:最初企图悄悄更换海报了事,待舆论发酵后才被迫回应。
反观胖东来“凉皮事件”,于东来迅速公布13页调查报告,既承认操作失误又进行制度改进,同时向员工发放精神补偿金,最终实现客流量增长25%。同样面对灾情,韩红基金会直接捐赠200万元并高效运送物资,用行动赢得公众信任。
具备良好公关能力的企业,通常会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应对舆情问题:
迅速响应:立即行动,24小时内发布初步声明。同时确认事实并统一内部口径。遏制危机蔓延,控制信息传播。
积极应对:彻底调查事件根源与影响范围,识别关键利益方。制定详细应对策略和沟通材料,培训发言人。
真诚沟通:发布正式声明,清晰阐述事实(基于调查)。若责任在己,真诚道歉并承担责任。多渠道、一致、透明沟通,及时回应关切。承诺并采取实际行动
修复重建:通报整改进展与成效。主动修复受损关系。开展形象修复活动,强调正面价值。系统性改进,防止危机重演,总结经验。
最后,通过这次失败的公关,企业应该明白在人人皆媒的时代,真诚不是策略而是生存底线!当企业将公关视为责任而非粉饰,危机方能转为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