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技术分享 > 危机公关第一课:争夺舆情命名权

危机公关第一课:争夺舆情命名权

请问

接下来最大的一个日子是?

你第一想到的是中秋节、七夕节、春节、元宵节;

还是双十一,双十二,年终大促?

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子的特点是什么?

那你又是通过怎样的脑回路想到他们的呢?

时间?事件?love?

以上的问题都和一个议题有关系,事件的命名权,它是被少数人知悉又很珍贵的第一战场哦。

舆论的命名是舆论的第一战,必须争夺的第一战场是舆论的命名权。

因为不同的命名会带来不同的舆论效果,甚至会影响事件的处理结果。

那命名是有规律的吗?一定要往大里去,或者一定要具体到一个小的地方吗?其实命名权是没有组织性的。

例如发生在昆明的导游事件被命名为“云南导游事件”,而同为旅游城市,发生宰客事件却被命名为“三亚宰客门”。

所以舆论命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更改的。

那舆论事件发生后,一般是如何命名呢?

一、空间命名法

空间命名法顾名思义既是以事件发生的地点为事件命名,例如“莆田系”医院。

危机公关第一课

图片来自百度

要点:

如果发生负面舆情,回避不了空间命名,一个系统最优的应对方式,就是争取把命名限制到更小的子系统中。以更小的子系统命名,就为上一级系统的危机处理赢得了主动权与回旋余地。

如果一个议题是正面的向上的,那么,舆论主语的命名要尽量放大到更大的系统。

好事情命名放大系统,坏消息命名缩小系统——这是舆论空间命名法对当事人理性优化原则最直接的启示。

二、时间命名法

时间命名既是以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命名。特点是简单方便传播。

例如,双十一,双十二,618;

时间命名法在传播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方便把历史事件带到当代舆论场。

例如,每当美国人提到9.11,应该会联想到这一天曾发生过什么。

如果想每一年纪念一次,那就用日期命名;如果想隔几年再被人着重提起,最好用年份命名。

要点:

时间命名法对人类最大的其实就是,如果希望一个事件不要成为被忘却的几年,最好用日期命名。如果不准备或不希望这个事件年复一年像闹钟一样提醒人们它的存在,就最好不要用日期命名。

影响最深远的时间一般都用时间命名,但时间之河冷酷无情,大浪淘沙下,留给历史反复记忆的舆论事件屈指可数,用时间命名,往往最简便也最冒险。

三、人物命名法

人物命名法即以舆论当事人命名,如马加爵事件。

要点:

舆论一般不轻易用人物进行命名。一个人物如果本来就默默无闻,用人物命名是很难传播的。如果公众像记住明星明星一样记住名字的事件,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或匪夷所思的怪事。

对于当事人或管理部门来说,如果一个事件以人物命名就要提高警惕,它很可能成为全国性事件。

四、特征命名法

时间、空间、人物命名法是舆论事件命名的三大传统方法。除此之外,以刻意突出事件的某一个特征,这种方式就是舆论的特征命名法。

此命名法主要突出事件当事人或事件的特征。比如犀利哥。

坊间传闻,有外号的明星都比较火,大概也是一个道理,只有被公众密切关注的明星才会被起外号吧。

空间命名的舆论事件最容易成为标志性事件。主要因为空间包罗万象,容易容纳更多议题,更难应对。

事件命名法的舆论事件最容易成为纪念性事件。

人物命名的舆论事件最容易成为故事性事件。

特征命名的舆论事件更容易增加参与性。

舆论场的命名权,往往是舆论战打响的第一战,争夺命名权,就成为舆论战各方斗智斗勇的第一波战场。

在线客服
  • 服务热线
    17727463041
  • 刘R

深圳市瑞萦传媒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73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