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什么是基层舆论?(基层舆论定义和特征)

什么是基层舆论?(基层舆论定义和特征)

如今,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作为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凸显。草根舆论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利益诉求,而且直接影响到执行和治理的效果。为了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基层舆情主要涉及的方面。

 

一、基层舆论的定义和特征

基层舆论,是指发生在基层社会层面的舆论现象。它是网民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空间内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集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基层舆论以社会镜像的形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发布方便,参与者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表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看法。这一便利性大大降低了舆论表达的门槛,使基层舆论的参与者更加多样化。

2.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广:基层舆论涵盖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校园安全、医疗卫生、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多个领域,其影响范围往往超过地域限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3.渗透性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网络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和影响力,使基层舆论迅速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特点不仅增加了基层治理的难度,而且促进了社会管理的创新,要求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处理。

二、基层舆情的主要方面

1.民生舆情

民生舆情是基层舆情中最常见、最贴近民生的部分。它涉及到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各个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这种舆论往往因为发布者自身的强烈意见而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容易引起网友的关注,产生负面的舆论。

2.事故类舆情

事故类舆情主要以交通事故、溺水、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为主。这种事件传播速度快,关注度高,讨论热度高,而且很容易夸大事实,以讹传讹。这类舆论不仅会阻碍交通秩序的恢复和事故的后续处理,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安全。

3.教育类舆情

教育类舆情涉及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学生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涉及学生群体而备受关注。这种舆论常常发生在考试节点前后,容易伴随着衍生谣言。妥善处理教育舆论对维护教育秩序、保护学生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4.干部作风类舆论

干部作风类舆论主要反映了基层政府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问题。这种舆论常常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信任危机。

5.政策执行类舆情

政策执行类舆情是指基层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过程中产生的舆情。这种舆论常常涉及到政策合理性、执行效果和公众反馈等方面。

三、建立和完善基层舆情监测措施

1.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收集基层舆情信息,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监测相结合,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强舆论分析研判:对收集到的舆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准确把握舆论走向和民众诉求,为精确政策提供依据。

3.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舆论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发声,澄清事实,解疑解惑。

4.促进问题解决:针对舆论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问题解决,切实维护民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在线客服
  • 服务热线
    17727463041
  • 刘R

深圳市瑞萦传媒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73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