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舆情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把握全媒体发展趋势和网络传播规律,大力推进工作理念、内容、载体、手段创新,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阐释,统筹推进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议题设置,通过针对性策划和差异化推送提升网络国际传播实效,用好声音唱响主旋律,让大流量充盈正能量。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深入研判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苗头、新动向、新趋势、新特点,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生成演化机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风险防范,坚决清理各类有害信息,及时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有力开展跨境舆论斗争,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破坏,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把健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作为“牛鼻子”工程,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加快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管网治网格局。针对网上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强化互联网行业自律,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网,健全完善网信领域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创新开展网络普法,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党委、政府、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等共同参与,共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和主体责任,是网络安全治理的关键。更好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在协同性上下功夫,调动不同主体共同参与治理。
秉持系统观念,力求做到统观全局、理性前瞻、整体联动,凭借敏锐眼力、强劲战力、充足定力、统筹能力来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使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以上措施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舆情防范,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