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 技术分享 > 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国公关第一人”(热爱你是解除劳累的最好方式)

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国公关第一人”(热爱你是解除劳累的最好方式)

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捧着新华社记者的“金饭碗”,你会有多大的勇气放弃一切重新找工作?

如果你已经成为全球顶级公司的部门总监,你有多大可能在年过半百时退出,自己创业?

今天的主人公李国威就是这样一位说做就做、坚毅果断的行动派。

李国威英文名叫Geoff,译作杰夫,“姐夫李”的称呼由此而来。

▲ 1994年任新华社记者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采访

1989年,李国威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了新华社成为一名记者。

他曾在伦敦分社驻站3年,也常在后方担任国际新闻编辑。

每天源源不断的新闻事件,让他养成了迅速拥抱变化的职业素养和对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这也驱使他不再安于循规蹈矩的现状,开始寻找新的职业方向。

1996年,李国威来到生力啤酒公司担任传媒经理,为时为亚洲三大啤酒品牌之一的生力填补了中国大陆市场的空白,也正是这段经历开启了他的公关生涯。

两年后,李国威加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担任公关经理,完成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跨越。

2002—2016年期间,李国威担任通用电气(中国)品牌与传播总监,领导并参与了通用电气在中国的品牌重塑,包括赞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赞助等重大里程碑项目。

▲ 2008北京奥运与体育明星和公关团队

其中,在2003年非典等很多危急时刻,李国威更是拯救了通用电气在中国的品牌声誉,被称为通用电气在中国的形象建设者和代言人。

2016年,李国威从通用电气退下来,在半百的年岁创立了闻远达诚管理咨询公司,专注企业发言人培训和CEO形象管理。

为海航集团、平安集团、国家行政学院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政府机关和创业公司提供了高管培训。

▲ 离开大公司后创业,为客户做公关培训

自从触电公关行业,李国威一直在业内深耕,用了20多年的时间,如今成长为“中国公关第一人”,开始运营自媒体“姐夫李”,跟粉丝畅聊那些年他的品牌公关经历和职场故事。

今天,插座学院特邀李国威跟大家分享他一路走来的成长感悟。

以下是李国威自述: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走一步学一步也未尝不可

伟人从小就决心改变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小就在那个领域钻研,但我属于中庸偏上的一类人,要慢慢做事、慢慢发现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

研究生毕业时,本来全班都是新华社代培养全部招收,可同学们有的去了企业,有的去电视台,有的出国,我当时对人生没什么规划,就是真心热爱新华社,喜欢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的工作是记录,自己不知道将来干什么,跟着跑总没错吧。

加上喜欢报道大事件,什么战争、庆典、球星、市场暴跌这些都不想错过,就这样一直工作了7年。

离职的时候,人事部领导问我想好了没有,真的想好了吗?问了好几次。

我当时年轻气盛,觉得在国际新闻部常年做夜班编辑太枯燥,想去企业闯一闯,而且当时企业给了相当于新华社3倍的工资,就这么走出来了。

我觉得,职业需要规划,但不一定是一杆子捅到底,如果你不是天才,走一步,学一步,看一步,未尝不是一条合理的道路。

职场达人都是工作狂,工作中没有岁月静好

凡是做出点成绩的人都是工作狂,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

刚入公关行业时,第一个老板给我印象很深。

她是个菲律宾人,年轻漂亮又非常职业,有时非常凶狠。

她教会我公关这个岗位如何在公司里找到自己的地位,如何与上下级沟通。我也从她那里学到怎么写活动流程,怎么安排明星代言人活动。

她工作压力很大,难免会发脾气。又有哮喘病,30多岁单身,讲话不过渡,常常布置工作不交代背景,经常抄起电话就跟我说:"Geoff,Do this."

女人毕竟也有弱点,女人对女人更有意思。有一次公司请刘德华代言,刘德华的经纪人是个更凶狠的女人,我老板跟她对接事宜天天争执,只好让别人来解决。

多年以后,跟当时的同事和老板重聚,她加入了另一家美国大公司,还是非常职业,依然单身,聊着聊着突然说,“我以前对你们是不是太凶了,对不住了……”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从不同的人身上,你会感到职场的千头万面,苦涩艰辛,同时也会获得自己成长的激励和启迪。

▲ 李国威参加营销论坛

热爱你的事业,是解除劳累的最好方式

我在通用电气工作了15年,最让我自豪的是从企业公关角度帮助促成国家间对话合作,每次想起这些,成就感往往会将疲惫感一扫而空。

2009年,希拉里作为美国国务卿访华,她访问了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燃气轮机设备的北京太阳宫电厂,我的团队参与了整体活动的安排。后来听到中美领导人会见后的对外公告,两国最重要的事就是让美国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中国非常希望美国参加,认为没有美国的世博会是不完整的,而美国国会禁止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做这样的展会。

美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都找到我所在的公司通用电气,希望用企业赞助的方式把上海世博会的美国馆建起来。

我们中国团队在与总部沟通后,决定率先赞助世博会美国馆;在华盛顿主办美国大公司招待会,请中国驻美大使介绍上海世博,邀请美国公司赞助世博会美国馆;在中美两国政府和美国企业间游说,支持世博会美国馆。

政府和企业高层沟通的背后,是大量的组织协调、物料准备、媒体发布、客户接待。

我的品牌公关团队上午在上海市政府参加市长和美国馆总代表的会见,中午安排媒体采访公司CEO,下午带客户参观美国馆等重要场馆。

那年跟北京2008年奥运一样劳累,但是我喜欢的公关事业展现了其魅力的每一个侧面:大格局、大战略、大影响、大回报。

在参与重大决策、实施重大项目、建立品牌影响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支有战略思维、能打硬仗、能完成快速角色转变的团队。

找准自己的节奏,而不是在别人的观点中左右不定

现在人们每天刷微信、刷抖音、转发段子,就像我当记者的时候特别跟风跟潮,这样的心态对后来做公关有帮助,也促发焦虑,损害健康。

但我现在学着按自己的节奏做事,告诫自己不能每天都跟着别人设定的议题跑。

刚开始做公关的时候有点不平衡,我更多有求于以前在媒体的同事、同学,那个时候做媒体关系基本没有费用。

现在的情况正相反,太多媒体人转行做了公关,公关在媒体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与媒体作为商业企业的生存状态有关。

不过,我对自己最得意的,是能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任意转换。

公关和记者不仅是工作上的重要伙伴,主要对手、朋友和敌人,在方法论上也非常近似,都是大处思考,以小见大,设置议题,促进对话。

我现在做企业公关培训和咨询,也在做“姐夫李”这个自媒体,有时候是公关,有时候是媒体。

今年作为自媒体代表被一家公司邀请去日本,我一方面作为公关人跟主办方提传播建议,一方面作为媒体在沟通会上发问,这种感觉很好。

现在的我,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自己,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

做了多年的甲方,现在做乙方,很熟悉甲方的难处,所以也不去抱怨他们复杂的采购流程,不断延长的账期,最重要的是从项目负责人不断变幻的要求中,迅速抓准主要领导的基本诉求,减少沟通成本。

现在在公关圈说起“姐夫李”,知道的人还是挺多的,也算是我努力保持自己生活和工作节奏的结果吧。

▲ 大学期间为同学刘欢键盘伴奏,如今都老了只剩神聊

自我怀疑才是进步的动力

其实,自我怀疑是好事,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

这几年我自己创业,准确地说是在做自由人,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老了,是不是赶不上这个时代了,我主张的东西是不是过时了没用了?

我明白,离开大的跨国公司平台,一切都靠自己。这样也会倒逼自己重新看待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在我看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输入+输出,最好的输入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实践中学习。

“输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读书。

对我来说,影响比较大的有三本书:

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商业的基本逻辑;

《查理·芒格的智慧》则会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型;

第三本是 《杰克·韦尔奇自传》,我也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加入了通用电气。

当年,我同时拿到了通用电气和戴尔公司的Offer,去戴尔总部厦门面试时,在机场买了这本书,飞机上看完了。尽管戴尔给的工资和待遇都更高,但最后还是决定加入通用电气。

为企业做咨询和培训,是我“输出”的一种方式。我会在跟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边输出边学习,也在和营销、公关界同行的交流中不断地学习进步。

最后,我想说:

人,要永不停止探索,不局限今日。

在不断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中,你才会持续进步,也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线客服
  • 服务热线
    17727463041
  • 刘R

深圳市瑞萦传媒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73430号